钨价行情持续偏弱稳运行,从供给端来看,两会以后矿山产能供应有所放松,但是出货量仍旧受限,市场捂货惜售与让利套现情绪分歧;从需求端来看,下游终端实际消费情绪不高,受外部复杂环境影响,市场经济回升的基础尚不牢固,消费释放潜力受到抑制。总体来看,近期钨市场供需状态表现承压,成本因素限制行情看跌空间,但后市不确定性风险仍旧突出。
据中钨在线了解,翔鹭钨业2023年3月份钨原料长单含税价格(13%增值税)为:55%以上黑钨精矿11.55万元/标吨,环比2月份报价下调2500元/标吨;55%以上白钨精矿11.45万元/标吨,环比下调2500元/标吨;仲钨酸铵17.65万元/吨,环比下调3500元/吨。
钨精矿市场上,矿采压力有一定缓解,市场可供资源流通增加,不过中间贸易商与下游用户接货情绪谨慎,场内交投表现仍旧僵持,低位资源出货少,高位资源出货难。
APT市场上,市场库存压力相对有限,但是需求偏弱局势短期难以改善,买卖双方信心分歧,入市商谈情绪僵持,现货行情随行弱稳整理。
钨粉末市场上,国际输入性因素不断发酵,下游终端消费活力有待进一步恢复,成本端松动与需求端弱势压力下,市场暗降出货情绪增加,交投行情承压运行。
宏观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2月份国民经济运行呈现企稳回升态势,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比2022年12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两年平均增长4.9%。分三大门类看,采矿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7%,制造业增长2.1%,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长2.4%。
2023年3月16日钼市行情
国内钼市整体呈现持续阴跌的态势,主要是归因于下游用户需求相对疲软和生产成本支撑能力逐渐减弱。据中钨在线了解,今日钼精矿、四钼酸铵、七钼酸铵和钼粉价格分别跌破了4,500元/吨度、300,000元/吨、300,000元/吨和600元/千克。
导致市场需求偏弱的主要原因是:当前钼原料售价仍处于相对高位,近期钢招量价不及预期和国际钼价也难以止跌。不过,由于当前钼原料现货供应量幷没有很多以及钼下游产业发展前景乐观,因而供应商基本保持理性让价。
消息方面: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1-2月中国粗钢日均产量285.93万吨,生铁日均产量244.51万吨,钢材日均产量349.54万吨。1-2月中国生铁产量14426万吨,同比增长7.3%;粗钢产量16870万吨,同比增长5.6%;钢材产量20623万吨,同比增长3.6%。
2023年3月16日稀土行情
国内稀土市场整体依旧呈现弱势下行格局,主要表现在镨、钕、钆、铽、钬、镝、稀土永磁材料及其废料价格大幅下降。具体来说,氧化镨、钕铁硼废料镨钕和氧化钬价格分别下调到595,000元/吨、580元/千克和590,000元/吨左右。
不过,在“十四五”规划及“双碳”政策指引之下,稀土下游产业如新能源汽车、风力发电、变频空调、工业机器人等行业发展速度较快,能在很大程度上拉动稀土原料及磁材需求的增加。
消息方面:《工业能效提升行动计划》再度要求实施电机能效提升行动,加快高性能电磁线、稀土永磁、高磁感低损耗冷轧硅钢片等关键材料创新升级,加快电机更新升级,明确到2025年新增高效节能电机占比达到70%以上。2023年3月16日钴锂镍市场行情
钴价处在低位盘整阶段,场内信心有一定分歧。一方面,3C数码产品需求持续低迷,以及动力电池领域市占率的降低,导致业者对钴资源消耗前景预期多悲观,行情上行空间较窄。但另一方面,上一轮较长周期的阴跌行情已经使得钴产品的利润空间大幅缩水,在成本面的支撑下,行情进一步下探空间有限;此外,国家收储预期一定程度上缓解供应持续放量的压力。
锂价持续处在下行周期,业内人士认为,这仍是符合客观规律的理性回归,国内外新能源产业发展的前景在政策面的推动下仍旧表现出巨大潜力,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调节,锂价将回归合理水平,产业链格局也更加健康。
镍价处在偏弱整理区间,一是由于国际金融震荡风波仍在持续,场内避险情绪升温;二是由于高通胀背景下海外部分经济体的紧缩货币政策趋势仍在持续,尽管硅谷银行破产事件后美联储加息预期降温;三是印尼镍铁出口增量叠加不锈钢消费降温,市场过剩风险增加,业者关注当地厂商减产消息的落实。